10月16日,由中国(青岛)乌干达文化艺术展-走进高校文化主题讲座“用爱与艺术,编织跨越山海的文化纽带”在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校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作为艺术展系列活动的校园首站,吸引了近200名来自国际交流学院与艺术系的师生参与,现场氛围热烈,互动频频。
艺术为桥,讲述跨越山海的故事
讲座在碧晓老师深情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述中拉开帷幕。她以自己在乌干达生活经历与创作为主线,分享了如何通过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与当地社区深度共融,打破文化隔阂,传递中国文化的温度。
她特别展示了部分画作与现场影像,以其浓郁的乌干达风情与东方审美融合的风格,成为现场焦点。碧晓说:“艺术是一种无需翻译的语言,它让我们在差异中看见共通,在陌生中寻回熟悉。”
教育为梁,搭建中非未来的桥梁
乌干达鲁扬子中学校长王丽红以碧晓老师的作品《尼罗河女神》为例,深入浅出地解析了乌干达的自然景观与文化象征,并分享了她赴乌以来,如何从一名教育工作者成长为中非教育交流的推动者。“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连接。”她鼓励在场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信心。“无论将来身在何方,都要做文化的使者、友谊的桥梁。”
互动共舞,感受文化的肢体语言
讲座中,碧晓老师邀请学生上台,与她一同跳起乌干达风情的舞蹈。在节奏明快的鼓点中,中外学生携手共舞,用身体语言跨越语言的障碍,感受非洲大陆的热情与活力。这一刻,艺术不再是概念,而是真切的体验与共鸣。
情谊暖寒冬,会长慰问励学子
青岛中非商会一直致力于搭建中非友好交流的桥梁,其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推动中非青年文化交流,为非洲地区品学兼优的学子提供来华留学的支持,帮助他们圆梦中国。
活动当日,中非商会会长黄靖轶女士专程看望了通过该项目成功入学、目前就读于山东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与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肯尼亚留学生。黄会长亲切地询问了他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为他送上了过冬的衣物,让远离家乡的学子在齐鲁大地的寒冬中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交谈中,黄靖轶会长勉励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不仅要刻苦钻研专业知识,更要利用身在中国的优势,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与发展经验。她希望这位青年才俊能够学有所成,未来成为促进中非友谊与发展的坚实桥梁,为两国乃至中非之间的共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走进华大基因,科技赋能未来
当天下午,活动延伸至华大基因北方中心。在国际交流学院的非洲留学生代表与碧晓老师的共同参与下,师生一行参观了基因检测实验室,了解了中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应用场景。
同学们与碧晓老师亲切交流,纷纷表示希望通过学习先进技术,将来能为非洲的公共卫生与科技发展贡献力量。“学有所用,回报社会”,成为不少留学生心中的共鸣。
此次中国(青岛)乌干达文化艺术展走进高校,不仅是一场文化讲座,更是一次中非青年之间的深度对话。通过艺术、教育与科技的多元交融,我们看见了一条由爱与理解铺就的文化之路,正悄然连接起青岛与非洲。
以艺术触达心灵,以教育播种未来,以科技链接世界——这正是我们共同编织的、跨越山海的文化纽带。